1. <table id="fujrp"></table>

          <table id="fujrp"><span id="fujrp"><ol id="fujrp"></ol></span></table>
              1. 首頁
                >新聞資訊>文化園地
                我與書房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有句名言 :“一間沒有書籍的房間就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睍蚨搅怂奈锢韺傩?,有了情感和溫度;它盛下世間萬千靈光,心靈安放在這里,精神就有了原點,思想就有了定力。

                說來好笑,我的書房最開始竟是由一間麻將室轉變而來的!老婆熱衷于打麻將,結婚買房之后,她認為這必須是新家最必要的家當,仿佛我不支持買一張麻將桌,就不能代表我對她的愛。但我終還是有底限——不能把家里變成麻將館。于是在兒子出生之后,我便與老婆做了一次最劃算的買賣——把已經用壞的麻將桌以原價賣給了我的岳母大人。老人家其實也是極愛麻將之人,但她也有底限——不能讓她的外孫子成長在“麻將世家”,于是她欣然接受了這次“虧本買賣”。

                書柜

                書房位于進門的第一間房,約有十來個平方。我把它的一整面墻全部裝上了敞開式的書柜。密密匝匝的書從上到下,琳瑯滿目,占據整個墻面;對面墻上掛著一幅《止語觀心》的書法作品,大概正是治療“書讀得不多而話說得太多”的良藥;房子的中間擺上了寬闊而又簡潔的大案板,兼作讀書、寫字和喝茶;椅子是硬木的,略顯厚重,而兒子是個好動的家伙,我想這樣更容易約束他正襟危坐。讀書,總是要點儀式感!

                書房里的書大多是文史哲類,也有少量的文學作品,最多的一類是人物傳記。

                我固執地以為:人物傳記是了解歷史最便捷的通道。人是時間的尺度,你要去了解一個人,一定脫不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和歷史。我有時候反復地買同一個人的多種版本的傳記,我試圖把它們比個高下,想知道他們是因為立下了觀點而去描摹人,還是真的客觀描摹了人,而后去提煉觀點。人物傳記記錄著那些曾經輝煌的人生,你有時會無端地想到他們,不自覺地回頭翻看,把他們當作人生重要的參考——在你需要或困惑的時候。

                買書得隴望蜀,不計后果,十年下來,藏書已蔚然可觀!我似乎開始理解兒子為什么不停買玩具。

                有一段時間我兒子熱衷于幫我拿快遞,因為他知道那些快遞不是我的書就是我偷偷給他買的玩具,這兩件事兒都是他媽媽反對的?!百I這么多,都沒有看!”我老婆經常埋怨道。其實??!有時候喜歡一本書,并不是完全喜歡它的所有,也許僅僅只是喜歡書中的一個段落,喜歡它精美的裝幀和書腰,抑或是封面上書法的高古和拙樸……我確實是抵擋不住這買書的誘惑。真是:買書如山倒,看書有幾何?

                我試錄幾段,你自去品它個中趣味:

                (一)林語堂《蘇東坡傳》:“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于田間,有老婦年七十,謂坡云: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坡然之。里人呼此媼為春夢婆?!贝笠馐钦f:有一天,他頭上頂個西瓜,在田里邊走邊唱,一個70多歲的老太婆問他說:“翰林大人,你過去在朝當大官,現在想來,是不是一場春夢?”此后,大家就稱她為“春夢婆”。

                點評:是否真有其事已無從考證,但其中富貴如夢、人生幻滅的感慨卻歷久不衰;東坡真性示人,超然物外的性格亦淋漓盡致。

                (二)鍾叔河《念樓學短·老學庵筆記十篇》有一篇寫黃庭堅去世前的細節:魯直至宜州,州無亭驛,又無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適為崇寧萬壽寺,法所不許,及居一城樓,亦極湫隘,秋暑方熾,幾不可過。一日忽小雨,魯直飲薄醉,坐胡床,自欄楯間伸足以受雨,顧謂寥曰:“信中,吾平生無此快也?!蔽磶锥?。念樓主人翻譯:詩人黃庭堅因文字得罪,屢遭貶謫,最后被除名羈管,到了宜州。宜州是個偏僻地方,沒有招待所,也沒有民房可租,唯有住廟;又碰上廟里正為皇上祝壽,不能接客,只好住在南門城墻上的小城樓里。那樓又矮又窄,時逢三伏,熱得簡直像蒸籠。有天下了雨,炎威稍殺。詩人喝了點酒,坐著矮涼床,把雙腳從城樓的欄桿中伸出去讓雨淋,一面喊著范寥道“信中呀,這真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候啦!”沒多久,詩人便死在這城樓上了。

                點評:大詩人黃庭堅僅僅因為能夠從蒸籠般的屋子里伸出腳淋點雨涼快涼快,便發出了“吾生平無此快也”的感嘆,這莫不是阿Q精神?但鍾叔河先生認為黃庭堅“視文人的良心和創作的自由重過一切,不怕貶官謫放”,他的吶喊是“蔑視痛苦的表現”,同時也為他生不逢時感到悲哀。而于我來看,人之將死,沒有呼爹喊媽,沒有念東念西,沒有悲天慟地,只是告訴好友,分享人生快事,何其灑脫?

                (三)司馬光《涑水記聞》: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指之日:“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其意大概是說:呂蒙正升至副宰相的時候,有同僚嫉妒他,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潑冷水,說什么這小子也當上參知政事了呀!當時很多人都為呂蒙正鳴不平,有的人性子急,當即便要派人去調查說這句話的人,打算以后狠狠地教訓他。但是呂蒙正攔住了他,他說:“如果知道了那人的姓名,那我便會一輩子耿耿于懷,所以還不如不知道他是誰呢!”

                點評:呂蒙正胸懷寬廣,宰相肚里能撐船。而于我來看,仿佛是告訴世人:不管是何等偉人,都有七情六欲,只是他們知道適可而止,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但將情緒控制在一個度里需要修煉。

                感覺如何?

                面對滿屋的書,你會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感,自命不凡起來,你突然覺得自己就是個“高級”的人,“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可愛的蘇軾早就讓所有愛書且潦倒的人有了臺階下。

                有時候你一個人走進書房,亦如走進了中藥鋪,頓生慰藉和滿滿的安全感。陽光翻過窗欞在書脊間自由流淌。你翻翻這本,又看看那本,心中會充滿愧歉,感覺自己欠了太多書生債;你會有“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的感慨。你用書填滿了書房,書房也“用文墨,用書香,用書架上那些偉大靈魂的指引,用字里行間沉淀的篤定,用午后陽光織就的安寧填滿了你”。是的,書從來就不會讓你走到人生的邊緣。

                書房名

                兒子正在學書法,貪玩且略有自私。某日生得一計:你若認真學書法,我就將這滿屋的書送于你,我們就叫它“聞韜書屋”(兒子學名李聞韜)。他果然中計,認認真真地寫了幾月,并自己題寫了書房名。

                筆者兒子寫書法中

                坦率地講,我既未曾讀得些什么書,更非以書立世之人,談起讀書,似有附庸風雅之嫌。唯一的理由可能是,在這“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藉此表達對書房及兒子的想念!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无码综合_九九99re在线视频精品免费_国产a级a片一免费_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1. <table id="fujrp"></table>

                        <table id="fujrp"><span id="fujrp"><ol id="fujrp"></ol></span></table>